网络水军黑手伸向孩子
小萌(化名)是深圳市光明区一名初一新生,上初一的她性格开朗活泼,本以为在初中校园里会有新的同学和朋友,却不想迎来了一场噩梦,小伙伴们开始对小萌指指点点,避而远之。面对这一切,晓梦不知如何是好。直到翻看微信,她才找到了原因。
原来,晓梦被传是渣女,在朋友圈疯狂流传一些图文并茂的所谓 "证据",这些 "证据",认定晓梦是渣女,晓梦当然知道,这些都是虚假信息。但面对这些 "铁证",她却 "百口莫辩"。事后,小萌联系了该文章的公众号管理员,要求他删帖。对方爽快地答应了,但提出了支付 2200 元删帖费的要求。

而这并非个案。经调查,事件中公司恶意编造网络虚假信息,贬损青少年人格,损害青少年名誉,使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现实的压迫,最终实施 "有偿删帖 "谋取非法利益。
网络欺凌给小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。
这件事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,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说:
网民
有偿发帖,有偿删帖,哪个帖子能发,哪个帖子能删,缺的就是监管机制。
网友二
整改!何时才能等到网络实名制,对言论负责!
网友三
是不是因为造谣这种低级趣味,然后让某些人有了从中获利的机会,平时看到很多那种写明星通稿的,就是先造谣,然后借机要挟明星给钱删帖!应该出一个高处罚的案子,震慑震慑!
警方敏锐地意识到,这不是一起个案,到平台交钱删帖的,不是几个人。为了不打草惊蛇,警方首先以受害人弟弟的身份,对这个公众号进行了初步调查。深圳警方认为,这起事件已经涉及违法犯罪,尤其是网络犯罪。经过对涉事公众号的进一步调查,深圳市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公司进入警方视线。该公司有着严密的分工和组织架构,在网络上恶意编造虚假信息,贬低青少年人格,损害青少年名誉,使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受到现实压迫,最终实施 "有偿删帖 "谋取非法利益。
经过进一步侦查,警方最终确认在湖南实际运营平台为长沙,经过多日的摸排蹲守,警方一举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。
据犯罪嫌疑人交代,公司运营的各类公众号,在全网拥有近160万粉丝,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,在3万次左右,公司近半年的流水达50余万元。每当发生侵权事件,大多数受害者或企业都会接受花钱删帖,同时由于金额较小,往往不会选择报案。也正是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,助长了犯罪团伙的嚣张气焰。
小贴士
网络欺凌的黑手,伸向了校园里的孩子,其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网络诈骗利益链。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,在网络上遇到各种诱惑或威胁时,一定要冷静思考,理性判断,必要时果断选择报警,防止跳入骗子的圈套。